爬虫代理ip的端口设置到底有多重要?
不少刚接触代理ip的新手却总会将其简单地误解为“随便填个端口号就能用”,殊不知其实际的使用中又有着哪些更为复杂的细节呢不料其结果往往就是一发几次都连不上目标的服务器,或者刚用几分钟就被目标的网站给封禁了。如果我们不对代理IP的端口的设置做到合理的配置,就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线的隐蔽性和稳定性,如将HTTP协议的端口选了socks5的端口就好比把汽车的钥匙插进了摩托车的发动机了,根本就启动不了呢!
借助神龙HTTP的智能的适配机制,其所对应的代理服务器都能够根据协议的不同自动的对端口的范围进行匹配,极大的提高了代理的可用性和灵活性。借助采用HTTPS的协议就能将服务的访问端口自动的分配为443或8443等专用的端口,从而避免了由于端口的暴露将服务的代理特征被识别出来。
80%的代理连接失败都是这两个坑
第一坑:端口号写错位数。有些用户把四位数的端口写成三位(比如把3128写成312),或者把动态ip的浮动端口当固定端口用。神龙HTTP的代理服务器采用标准四位数端口,控制面板会实时显示当前可用端口段。
第二坑:忽略协议与端口绑定。比如爬取银行类网站必须用HTTPS协议,这时候如果选了80端口就会报错。建议直接使用神龙HTTP的协议自动识别功能,系统会根据目标网站自动切换端口,成功率能提升60%以上。
动态IP的端口会变吗?怎么应对
用过动态代理的人都知道,ip地址每隔几分钟就会更换,但很多人没注意到端口号也会跟着变。比如前一个IP用的是8001端口,新IP可能分配到8003端口。如果代码里写死端口号,半小时内必定报错。
借助神龙HTTP的动态代理服务,我们既可以直接通过API的方式获取到一份IP:Port的组合包,也可以将他们的SDK直接引入我们的项目中,自动的将IP:Port的组合包给我们解析了出来。依托于对实测的验证我们发现,采用组合包的方式不仅能有效地将爬虫的请求失败率降低30%之外,对于那些长时间的运行的爬虫任务来说更是大大地降低了其对服务器的负担。
容易被封的端口有哪些特征?
做过反爬对抗的老手都知道,高危端口号就像夜店的闪光灯一样显眼。比如8080、8888这类连续数字端口,或者3128、1080等国际通用代理端口,都是重点监控对象。去年某电商平台就封杀了所有使用8080端口的请求。
伴随神龙HTTP的工程师团队对端口黑名单的不断更新,其动态的端口池中就包含了8000-9000之间的500+个非连续的端口,而每个端口都可能在一天的时间内最多被20个不同的用户轮换的使用了。但其巧夺的设计却让了目标网站的反爬系统的“口可辘辘”——难以对其建立一致的端口画像。
怎么测试端口是否可用?
凭借对其的四步验证(先用telnet命令测试端口的连通性如telnet 1.2.3.4 8001,再通过发送HEAD请求看响应的状态码,最后再通过检查返回的X-Forwarded-For头是否能暴露真实的IP等一系列的测试手段)才可以初步的判定其是否存在反向代理的中间跳的可能,从而初步的判断其是否存在反向代理的中间跳的可能,对其进一步的进行监控。同时通过对其连续的10次的请求的统计成功率的对比,也可以初步的判断其是否存在反向代理的中间跳的可能,对其进一步的进行监控
神龙HTTP的用户可以直接在控制台使用一键检测工具,20秒内就能拿到端口延迟、匿名等级、协议支持等8项数据。有个做比价网站的用户反馈,用这个工具后端口调试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0分钟。
常见问题集中解答
Q:为什么有时候换了IP还是被封?
A:八成是端口没换。建议同时更换IP和端口,神龙HTTP的动态代理每次更换IP都会自动分配新端口。
Q:企业级爬虫需要开多少个端口?
A:根据业务规模选择: - 日请求量<1万:10个端口轮换 - 1-10万量级:50个端口+3秒延迟 - >10万量级:建议联系神龙HTTP定制端口集群方案
Q:用代理必须改代码吗?
A:神龙HTTP支持两种接入方式: 1. 在requests库中直接添加proxies参数 2. 配置系统级代理(适合浏览器方案) 他们的技术文档里有20+种语言的代码示例,复制粘贴就能用。
如同之前的那些所谓的“不可战胜的”防封神器一样,最终都被我们用神龙HTTP的动态端口+协议伪装的方案给“打得落花流水”,就连曾经把我们封的最厉害的某金融数据公司也连续7天零封禁。其实端口的设置就像爬虫工程的“地基”一样,平时可能看似一个小的细节却往往成就或败坏了整个项目的基础性质。才选对了合适的代理服务商就能避开了这几年的摸索和弯路了。
高品质代理ip服务商-神龙代理
使用方法:点击下方立即获取按钮→注册账号→联系客服免费试用→购买需要的套餐→前往不同的场景使用代理IP